
中藥是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,隨著中藥產業的快速發展,中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問題日益突出。中藥廢水主要來源于藥材清洗、浸泡、煎煮、提取等工序,含有大量有機物、色素、懸浮物及少量重金屬等成分。這類廢水通常呈現深褐色或黑色,具有COD高、色度深、可生化性差等特點,若直接排放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。
中藥廢水中的色素成分主要來源于藥材中的天然色素物質,如黃酮類、蒽醌類、葉綠素等。這些色素不僅影響廢水的外觀,還會阻礙光線的穿透,破壞水體生態平衡。傳統的水處理方法難以有效去除這些頑固色素,因此需要使用專門的中藥廢水脫色劑進行處理。

中藥廢水脫色劑是一種專門針對中藥廢水特性研發的化學藥劑,主要分為無機脫色劑和有機高分子脫色劑兩大類。無機脫色劑如聚合氯化鋁、聚合硫酸鐵等,通過電中和作用使膠體脫穩;有機高分子脫色劑如聚丙烯酰胺類,則通過吸附架橋作用實現脫色。新型復合脫色劑往往結合了無機和有機成分的優勢,具有更好的脫色效果。這類脫色劑具有反應速度快、脫色效率高、適用范圍廣等特點。其分子結構中含有的活性基團能與廢水中的色素分子發生化學反應,形成不溶性沉淀物。相比傳統處理方法,中藥廢水脫色劑能在較短時間內達到90%以上的脫色率,且對COD的去除效果顯著。
綜上所述,中藥廢水脫色劑是解決中藥廢水污染問題的有效手段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