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選礦廢水是礦山開采和礦物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重要污染源,其成分復雜、污染物濃度高,尤其是含有大量浮選藥劑形成的穩定乳化體系,使得破乳處理成為選礦廢水回用與達標排放的關鍵環節。
選礦廢水的特性與處理難點
選礦廢水主要來源于礦石浮選、磁選和重選等工藝過程,其中含有懸浮顆粒物、重金屬離子、殘留浮選藥劑以及有機無機污染物。浮選過程中添加的各類捕收劑、起泡劑和抑制劑,會在水中形成穩定的乳化體系,導致廢水具有高濁度、高化學需氧量和高毒性等特點。這種乳化液穩定性強,自然沉降困難,傳統處理方法效果有限。
常用破乳劑類型及其作用機理
無機鹽類破乳劑包括鋁鹽、鐵鹽等,如聚合氯化鋁、聚合硫酸鐵等。這類破乳劑通過電中和作用,壓縮雙電層,破壞乳化顆粒的穩定性,促使油水分離。在選礦廢水處理中,聚合氯化鋁表現出良好的破乳效果,特別適用于含浮選藥劑的廢水處理。
有機高分子破乳劑如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,通過橋聯作用使細小顆粒絮凝成大顆粒,加速沉降過程。非離子型聚丙烯酰胺在選礦廢水處理中應用廣泛,能夠有效去除廢水中的細小懸浮顆粒和部分溶解性有機物。
復合型破乳劑是近年來發展的新型處理藥劑,通過多種組分的協同作用,實現更高效的破乳效果。這類藥劑通常針對特定選礦工藝的廢水特性進行配方優化,具有適應性強、處理效果穩定的特點。

處理工藝與參數控制
選礦廢水破乳劑處理通常采用"調節-破乳-絮凝-沉降"的主體工藝路線。首先通過水質水量調節確保處理系統穩定運行,然后投加破乳劑破壞乳化體系,再加入絮凝劑促進顆粒聚集,最后通過沉降實現固液分離。
關鍵控制參數包括pH值、藥劑投加量、反應時間和攪拌強度。一般將pH控制在6.5-8.5范圍內可獲得最佳處理效果。破乳劑投加量需根據廢水水質進行試驗確定,過量投加不僅增加處理成本,還可能影響出水水質。
處理效果與發展趨勢
采用合適的破乳劑處理選礦廢水,懸浮物去除率可達95%以上,COD去除率可達85-92%,重金屬離子也能得到有效去除。處理后的廢水可實現回用,大大減少新水消耗,同時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。
當前,選礦廢水破乳劑正朝著高效化、環保化和專用化方向發展。新型破乳劑不僅追求處理效果,更注重環境友好性和成本效益,為選礦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持。破乳劑在選礦廢水處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,通過合理選擇和優化使用破乳劑,能夠有效解決選礦廢水處理難題,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雙重目標。

